一、项目背景
缅甸的工商业电力供应面临电价高、电网不稳定、峰谷价差大等问题,许多工厂、园区和大型商业设施依赖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,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。同时,缅甸部分地区的电网基础设施薄弱,在用电高峰时段(如夜间)常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,影响企业正常生产。
本项目拟部署5台215kWh工商业储能系统(总容量1,075kWh),通过并机运行实现削峰填谷,降低企业电费支出,减少柴油发电机依赖,并提高电网稳定性。 >
二、缅甸电力市场现状
1. 电价高且峰谷价差显著,缅甸工商业电价较高,部分地区实行分时电价,高峰时段(如18:00-22:00)电价是平段的1.5-2倍。储能系统可在低谷时段(如夜间或中午)低价充电,高峰时段放电,降低电费成本。
2. 电网供电不稳定,缅甸电网基础设施落后,部分地区频繁停电,企业被迫使用柴油发电机,增加运营成本。储能系统可作为备用电源,在电网断电时无缝切换,保障关键负荷供电。
3. 柴油发电成本高,储能系统可减少柴油发电机运行时间,降低燃料和维护费用。
三、储能并机削峰填谷解决方案项目优势
降低电费:通过峰谷套利,预计可减少20%-40%的电费支出。
减少柴油机使用:降低燃料成本,减少噪音和碳排放。
提高供电可靠性:储能系统提供不间断电源(UPS)功能,减少生产中断风险。
四、项目必要性
1. 经济性需求,按日均1-2次充放电计算,1,075kWh系统年放电量可达约40-80万kWh,假设峰谷价差0.2美元/kWh,年收益约8-16万美元,投资回收期约4-6年。
2. 稳定性需, 缅甸电网波动大,储能系统可提供稳定电力,保障连续生产。
3.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,减少柴油使用,降低碳排放,符合国际绿色能源趋势。
五、潜在挑战与应对措施
挑战1:缅甸政策与电网标准不明确
对策:与当地电力部门沟通,确保并网合规性,必要时采用离网或微电网模式。
挑战2:高温环境影响电池寿命
对策:选择耐高温LFP电池,配备智能温控系统。
挑战3:初始投资较高
对策:采用融资租赁或与能源服务公司(ESCO)合作,降低初期资金压力。
六、目的
本项目通过5台215kWh储能系统并机运行,有效解决缅甸工商业用户的高电费、电网不稳定、柴油依赖等问题,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可靠性。该模式可推广至工厂、商场、医院等场景,助力缅甸能源结构优化。